课题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文章: Multifunctional
Cu-engineered NH2-MIL-125Ti@ZnIn2S4
heterojunction with dual-channel H2O2 activation for
ultrafast water-mediated Cr(VI) photoreduction.
六价铬(Cr(VI))是一种极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电荷迅速重组以及电子利用率有限,对传统的光催化还原法构成了巨大挑战。本研究引入了一种具有开创性的 Cu 工程化的
NH2-MIL-125Ti@ZnIn2S4(Cu/NML@ZIS)异质结构,它通过水介导的自由基激活途径实现了对超快六价铬的解毒。通过在异质结界面整合多功能 Cu 物质(纳米颗粒(Cu
NPs)、Cu+ 和
Cu2+),该催化剂实现了双通道 H2O2 生成(在纯水中为
1024.7 μmol g−1 L−1,比原始成分分别提高了 13 倍和
12.2 倍)以及其在原位转化为活性·O2−自由基的过程,通过
Cu+/Cu2+ 的氧化还原循环实现。Cu 纳米颗粒充当电子桥,加速界面电荷转移并抑制重组,同时 DFT 计算揭示了 O2 活化和
H2O2 生成的能垒降低。令人瞩目的是,优化后的 Cu0.05/NML@ZIS-100 在
2 分钟内实现了 99.1%的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2.07 min−1,比原始 NML 快
207 倍)。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分析进一步表明,这种原位处理策略具有经济可行性(成本降低 36.3%)和环境效益(每千克过氧化氢产生 0.088 千克二氧化碳)。这项工作不仅为设计多功能异质结提供了机制性的蓝图,还填补了实验室创新与可持续工业水修复之间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