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
研究方向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1.芳烃室温选择氧化多孔催化剂研制

催化剂 温度 时间 苯酚
转化率
苯二酚
选择性
过氧化氢转化率 催化剂量 邻对比
铁基多孔材料 室温 2小时 25.1% 92.2% 100% 0.04% 1.6:1
工业用TS-1 97℃ 20小时 27% 94% 100%

0.03%

1:1
工业用TS-1 70℃ 8小时 12% 98% 100%

0.03%

1:1

目前主要从事功能性多孔材料的制备及石油化工催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所研发含铁介孔材料作为苯酚氧化制备苯二酚催化剂,其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性能达到现在工业用催化剂(见表)。目前已完成课题组放大实验,正在准备中试。同时课题组自主研发项目萘直接氧化制备萘酚、甲苯直接氧化制备甲酚等已取得初步成功。

相对与目前工业生产工艺,课题组研发室温芳烃选择氧化方法具备能耗低、污染少,同时设备负荷低,生产安全性高等突出特点。

2.工业分子筛催化剂性能及化工生产新工艺改进研究

长期从事新型无机氧化物类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及参与完成多项工业催化性能改进项目。课题组在催化剂制备、表征、性能改进方面具有较好的研发条件,曾对多种工业用催化剂性能改进进行研究。

完成企业委托项目“合成氨脱硫催化剂改进研究”,降低了脱硫温度,并提高了脱硫效率。

课题组同时从事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合成新方法、新工艺研究。完成企业委托项目“苯嗪草酮合成新工艺研究”,每吨可节约大约成本2000元,项目正由企业进行中试。

3.工业废水产品回收及处理研究

课题组致力于从工业废水采用萃取、蒸馏等方法提取产物研究;同时采用光催化氧化等方法降低废水COD及色度。完成江苏省环保厅项目“农药废水中吡啶回收新技术应用研究”,吡啶回收率在90%以上;回收精制后的吡啶可以达到原料级质量规格—吡啶含量>99.0%,水份含量<0.1%;废水经回收后,吡啶含量<0.1%,COD总量下降50%以上;废水经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及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4.纳米多孔材料形貌及尺寸控制研究

课题组着重研发不同形貌及尺寸的介孔催化剂并研究其对催化性能影响。目前已成功合成出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纳米球、空心球、纳米线等;其中对纳米球已实现精细调控,其球径在40-300nm范围可调,球径分布±10nm,孔径2-4nm可调,相关催化性能正在研究之中。

研究背景

自从1992年MCM-41问世以来,介孔材料因其孔径分布窄,长程有序,在很宽的范围内可调控,高比表面,高孔隙率,经优化处理后有很好的热与水热稳定性,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骨架组成和性质,介孔可以有不同的形状,这些诱人的优势,使其在大分子催化、生物过程、选择吸附、功能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页 | 研究方向 | 导师介绍 | 研究队伍 | 仪器设备 | 研究成果 | 联系我们 | Engilish

CopyRight©2006 -2010 南京工业大学多孔材料与工业催化课题组 网站建设龙媒网络